新浪中文网

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

第48章(第2页)

不想老汉的嗓门不给力,让他的马屁拍在马腿上。

老汉唱完一首《山丹丹》,开了嗓,只唱一首仍觉意犹未尽,之后又唱了《走西口》《女儿嫁》等陕西民歌。

他的唱不是唱,是拔高了嗓门大声喊,喊得还很难听,乡道的回声效果无限放大了这种难听。

他的难听跟杨思情唱歌的那种难听还不一样,杨思情唱歌难听至少还能当恐怖片背景音乐,他这个难听纯粹就是杀耳朵。

旁若无人的老汉唱得很美很投入。

蓝巍也听得很美很投入,摇头晃脑,指头在膝上打着节拍。

他认为,置身于关中广袤的乡野上,听关中口音的古朴民歌,两者相得益彰,别有滋味,不能简单的用好听、难听来判别这种乡间野趣。

遗憾的是杨思情的音乐品味和思想觉悟都没有他高,无法从老汉的破锣嗓子中找到可欣赏的点,只能肤浅的用好听、难听来判别这种野趣,而她所欣赏的野趣是和某团长一起拥抱在小旅馆的床上。

驴车上的两个男人把快乐留给自己,把不快乐留给杨思情,此处应有掌声。

驴车走到乡道岔口,另一条道上正好有辆拉粪的驴车也往岔口走过来。

老汉停下来,让干农活的乡民先过去。

拉粪的驴车上面坐的是两个插队知青,一男一女,男的赶驴,女的坐在车沿上看护几个粪桶,以防里面的粪水摇出来。

这些粪是他们天没亮就出发,从十里八乡抢回来的。

对,抢粪,一种味儿很大、意义非凡的劳动。

庄稼一枝花,全靠肥当家。

麦籽种下去需要足够的肥料养护,不然发出的麦苗会长不壮,进而耽误夏季小麦的收成,下半年冬天就会没有足够的粮食,大家伙儿就得忍饥挨饿。

所以肥料关系到农民的吃饭问题。

六七十年代的祖国几乎没有化学肥,农民种地主要靠农家肥,农家肥源自牲口和人的五谷轮回之道。

可是各个生产大队都需要农家肥,僧多粪少,可不就得靠抢的。

你不抢,粪就是别人的啦。

赶驴的男知青过去以后,回头大声说:“老乡谢谢啦!”

蓝巍听他的口音是京腔,眼中射出光芒,神采奕奕地大声问:“同志是从北京下乡插队的知青吗?”

背对他们坐的杨思情闻言扭头看过去,挪动屁股,变回到刚才依偎着蓝巍坐的坐姿。

男知青听见他的京腔,脸上也多了许多神采,用地道的京腔回道:“是啊,我北京延庆的,同志你北京哪儿的?”说完瞥一眼边上那个女同志她的一双仿佛会说话、黑白分明的水翦大眼。

蓝巍回道:“我海淀的,陪爱人回乡探亲。”垂眸笑看一眼挨着他坐的杨思情。

杨思情被他的“爱人”一说羞得更加把脸往围巾里头埋。

男知青嘻哈间正要再答,女知青捅一下他的后腰,严厉地催促:“你有完没完,赶紧走,回去后我还要进山割草,不要因为自己而耽误别人的时间!”出口的话也是京腔。

男知青小声怼她:“催什么催,我讲几句话又不会耽误你年底评先进分子。”然后恢复声调冲蓝巍说道,“同志,走了嘿。我们是杨家村一队的,我们那还有几个北京知青,晚上有空欢迎来找我们玩儿。”

杨思情心里一叮:他们是落户杨家村的知青,杨思情B的资料里面怎么没有他们?哦,他们应该是杨思情B离家之后来这边插队的。

蓝巍说:“巧了,我爱人娘家也是杨家村的。”

男知青的后腰被女知青使劲捅,他苦笑着冲蓝巍抬抬下巴,挥鞭赶驴。

既然都是杨家村的,走的路就都一样。

洪荒:重生卢龙  冰糖月光  拯救那个小可怜  重生之千金传奇  她是贵族学院万人迷  男主他不让我混吃等死  承仙之命当boss  考古考到将军男友  八卦台前幕后  误把反派攻略了  重生后我嫁给了反贼  就想这样宠你  侯夫人的悠闲生活  龙族之初代种观察记录  钟晴的幸福果园  忙于查案的女官日常  一晌贪欢  炽夏  她是女主的坏心继姐  继妹香甜  

热门小说推荐
魏武侯

魏武侯

本书架空,考据慎入  新书锦衣血途发布,欢迎收藏!  这里不是春秋战国,也不是东汉末年!  似曾相识的齐楚秦魏,截然不同的列国争雄!  来自现...

大话之神

大话之神

一个热爱网络游戏的痴孩子,二不垃及的真神祝愿下进入了游戏的世界。。。。。。...

特种岁月

特种岁月

男人一辈子最值得骄傲的事里包括服一次役,当一回特种兵,和世界上最强的军人交手。还有,为自己的祖国奉献一次青春,为这片热土上的人民拼一次命。这些,庄严都做到了。(此书致敬每一位曾为国家奉献过青春,流过血洒过汗的共和国军人!读者群号764555748)...

每日热搜小说推荐